
智電雙軌并進:乘用車領跑成就顯著,商用車依托產業基礎開啟差異化轉型之路
一、智電浪潮下乘用車行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就
電動化:
1.2021~2024年,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實現跨越式增長

2.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在全球遙遙領先,2024年占比高達65%

3.汽車市場結構發生顯著變革,傳統能源和新能源汽車此消彼長

4.當前中國汽車電動化的核心主力是乘用車

智能化:
1.乘用車智能座艙發展迅猛,重點配置滲透率逐年上升,開始進入“雕花時代”

2.乘用車智能駕駛市場滲透率同樣快速提升,開始進入“智駕平權”時代

二、良好產業基礎將賦能商用車智電化快速跟進
1.當前商用車電動化已經取得一定進展,但與乘用車相比仍有較大差距



3.乘用車領域奠定的良好產業基礎將賦能商用車智電化快速跟進
技術研發的直接遷移:乘用車領域在新能源技術和智能駕駛技術上的大量研發投入和積累,使得許多先進技術可以直接或稍作調整后應用于商用車;技術的直接遷移縮短研發周期,降低試錯成本,加快商用車智能化和電動化的步伐。
成本降低與供應鏈優化:隨著乘用車市場對電池及其他關鍵零部件需求的增長,規模效應將導致成本顯著下降;降低商用車制造商的采購成本,提高產品性價比,使得電動化商用車市場上更具有競爭力。
充換電基礎設施共用:乘用車電動化進程的加快,全國范圍內的充換電網絡得到極大的擴展和優化;乘用車電動化進程的加快,全國范圍內的充換電網絡得到極大的擴展和優化。
用戶認知和接受度培育:隨著消費者對新能源乘用車接受度提高,商用車用戶對于新能源的信心也得以增強;乘用車電動化帶來的經濟效益已被證實,商用車用戶更加關注運營成本,采用智電技術提高經濟效益的動機更加強烈。
三、商用車智電化特征及路徑與乘用車存在差異
1.智電化的政策考量角度不同,商用車更關注環保與減碳

2.乘商新能源滲透潛力不同,由用戶需求和場景適配性注定

3.新能源技術路線不同,PHEV成為乘商滲透率高低分水嶺,FCEV主要在商用車應用

4.補電模式差異明顯,商用車補能基礎設施更需大力增量提質補短板

5.商業模式依賴度不同,商用車電動化早期更依賴商業模式創新

6.智能化的重心不同,商用車必須以提質降本增效為核心出發點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