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我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按下“加速鍵”

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、國家能源局、工業和信息化部、住房城鄉建設部、交通運輸部、市場監管總局六部門聯合印發《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“三年倍增”行動方案(2025—2027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。《方案》明確,到2027年底,全國將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,提供超3億千瓦公共充電容量,滿足超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,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翻倍增長?!斗桨浮返某雠_,不僅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“能源補給”根基,更將進一步提振消費信心,推動綠色低碳出行方式加速普及。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楊中平表示,經過多年的探索與實踐,我國的充換電設施已經進入規?;ㄔO與模式創新并重的新階段。公安部發布的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6月底,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,占汽車總量的10.27%,其中純電動汽車保有量2553.9萬輛。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122.8萬輛,同比增長34.9%,新車市場滲透率攀升至46.1%。與此同時,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也取得顯著成效,截至2025年8月底,充電基礎設施(槍)總量達1734.8萬臺、換電站4946座,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、覆蓋最廣、類型最全的充電服務網絡。
不過,目前充電設施建設仍存在不足之處。有受訪人士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當前充電設施存在空間布局不均衡、功能結構待優化等問題,部分農村地區充電網絡覆蓋不足,城市核心區、高速公路服務區等場景大功率充電設施占比偏低,難以完全滿足用戶快速補能需求。在此背景下,《方案》的出臺恰逢其時,為未來三年充電設施建設指明了清晰路徑。
五大專項行動齊發力 構建全域充電服務網絡
《方案》聚焦公共充電設施提質、居住區充電條件優化、車網互動推廣、供電能力改善、運營服務提升五大專項行動,從城市到農村、從私人領域到公共場景,全方位破解充電難題。
在公共充電設施提質升級方面,《方案》針對不同場景提出差異化目標。城市層面,將建設快充為主、慢充為輔、大功率充電為有益補充的公共充電網絡,開展交流充電設施、服役8年以上老舊設施及800伏以下電壓平臺充電設施的更新改造,到2027年底全國城市新增160萬個直流充電槍,其中包含10萬個大功率充電槍,直轄市、計劃單列市、省會城市將重點打造大功率充電示范場景。
極氪科技集團副總裁、浙江浩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EO趙昱輝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當前用戶對充電效率要求持續提升,“超過90%的用戶在公共充電場景中會首選超快充,75%的用戶傾向于選擇120KW以上功率設備,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加速布局,將有效解決‘充電慢’這一核心痛點”。
高速公路與農村地區的充電網絡建設同樣是重點。《方案》提出,到2027年底,在高速公路服務區(含停車區)新建改建4萬個60千瓦以上“超快結合”充電槍,除高寒高海拔地區外,所有高速公路服務區均需具備充電能力;當前,全國充電設施存在分布不均問題,東部10省公樁占比67.9%,農村覆蓋率不足5%?!斗桨浮诽岢觯r村地區將進一步下沉充電網絡,在尚未建設公共充電站的鄉鎮行政區至少新增1.4萬個直流充電槍,實現公共充電設施全面覆蓋,保障“春節返鄉”等高峰時段充電需求。
黃河科技學院客座教授張翔對《證券日報》記者表示,農村充電設施的完善將為新能源汽車下鄉提供重要支撐,這不僅能拓展消費市場,更能推動城鄉綠色交通協同發展。
此外,居住區充電“建樁難”問題也將得到破解?!斗桨浮访鞔_,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需100%建設充電設施或預留安裝條件,既有居住區將結合老舊小區改造、完善社區建設補充充電設施,并推廣“統一規劃、統一建設、統一運維”的“統建統服”模式,到2027年底打造1000個試點小區。
創新與安全雙保障 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
《方案》不僅注重充電設施的“量”與“面”,更聚焦“質”與“效”,通過車網互動創新、供電服務優化、安全管理強化,推動充電產業向高效集約、安全穩定方向發展。
車網互動作為新能源汽車與新型電力系統融合的關鍵紐帶,成為《方案》的創新重點?!斗桨浮诽岢?,將持續擴大車網互動試點范圍,建立協同推進和跟蹤評價機制,完善新能源汽車與充換電場站對電網放電的價格機制,推動其參與電力市場交易。到2027年底,新增雙向充放電(V2G)設施超5000個,反向放電量超2000萬千瓦時。張翔表示,車網互動能充分發揮新能源汽車的儲能潛力,在用電低谷時段充電、高峰時段放電,既降低用戶充電成本,又為電網調峰填谷提供支持,實現“車—樁—網”協同共贏。
供電能力與服務的提升,是充電設施高效運行的基礎?!斗桨浮芬螅瑢⒊潆娫O施接入需求納入配電網規劃,重點圍繞城市核心區、高速公路服務區、鄉鎮聚集區等開展配電網架優化、臺區增容;同時簡化報裝接電流程,推廣線上辦理渠道,探索“一小區一證明”試點,落實“三零”“三省”服務舉措。
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全球業務總裁劉大偉表示,充足的電力保障與高效的服務,是充電設施發揮效能的前提,華為的全液冷超充和功率池化架構,能在電力資源稀缺場景下實現高效充電,例如在西班牙馬德里的儲充一體化場站,僅80千伏安電力容量就實現了480千瓦超快充,單日充電量達1700度電,電力利用率超90%。
華泰證券研報指出,隨著快充的逐步滲透,充電樁將逐步從交流樁向直流樁滲透,直流樁也將從小功率向大功率邁進,預計大功率直流樁及其產業鏈的需求增速或將顯著高于行業。大功率充電設施的加速滲透將為產業鏈帶來業績增量。
隨著《方案》的落地實施,我國充電設施建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。國家能源局有關負責同志表示,各部門、各地方將加強協同配合,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,通過三年努力,構建起高質量充電基礎設施體系,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提供堅實支撐,助力實現“雙碳”目標。
業內預計,大功率充電設施、車網互動相關設備、配電網改造等領域將迎來需求爆發,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快速發展,為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