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再提速

10月20日,國家能源局發布9月全國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數據。根據國家充電設施監測服務平臺數據,截至2025年9月底,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(槍)總數達到1806.3萬個,同比增長54.5%。
業內人士表示,隨著市場需求增長以及相關政策的提振,我國充電基礎設施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加速建設周期,相關充電樁設備企業有望受益。
充電設施建設全球領先
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,截至2025年9月底,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(槍)總數達到1806.3萬個。其中,公共充電設施(槍)447.6萬個,同比增長40%;私人充電設施(槍)1358.7萬個,同比增長60%。
與截至2024年年底的累計1281.8萬個充電基礎設施相比,在不到一年時間內,全國充電基礎設施數量實現大幅增長。
根據公安部統計,截至今年6月底,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3689萬輛。中汽協數據顯示,今年7月、8月、9月,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03.7萬輛、117.1萬輛、138.2萬輛。這意味著,目前,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突破4000萬輛,據此測算“車樁比”大幅縮小至約2.21:1。
“我國充電設施建設爆發式增長的背后,是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提升、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補能技術的不斷革新。”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執行秘書長鄒朋表示,近年來,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實現了跨越式發展,建成了世界上數量最多、輻射面積最大、服務車輛最全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,平均每5輛電動汽車就有2個充電樁。
同時,充電運營市場也在不斷發展壯大。鄒朋介紹,全國充電運營商數量從最初的10余家增長至3萬家以上,市場主體結構持續優化。其中,頭部運營商市場份額占比較高,排名前五的運營商市場占有率超過60%,形成“頭部引領 小微補充”的多元發展格局。
在政策的有力扶持和產業鏈的協同努力下,充電樁等補能設施建設正快速鋪開,從中心城市覆蓋至城鄉路網,充電網絡密度不斷提升,功能日益完善。
充電服務能力翻倍增長
中汽協數據顯示,今年1-9月,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122.8萬輛,同比增長34.9%,其中,國內銷量947萬輛,同比增長28.1%。《汽車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提出,2025年力爭實現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1550萬輛左右,同比增長約20%。
我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規模化快速發展階段,充電設施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關鍵支撐,其服務能力直接影響消費者的購買信心。
“近年來,我國充電基礎設施快速發展,服務能力基本能夠滿足現階段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,但仍存在公共充電網絡布局不均衡、設施功能結構待優化、居住區服務供給不充分、供電保障有待加強、運營管理質效有待提升等問題,需要出臺政策予以破解。”國家能源局相關負責人表示。
近日,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《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服務能力“三年倍增”行動方案(2025-2027年)》,明確提出到2027年底,全國建成2800萬個充電設施,提供超3億千瓦公共充電容量,滿足超過80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,實現充電服務能力的翻倍增長。
《行動方案》更加注重均衡性、創新性,要求補強城市快速充電網絡、加快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更新改造、補齊農村充電設施建設短板、提高私人充電設施建設規模、持續擴大車網互動試點范圍等。
中信證券研報顯示,在政策引導下,國內充電基礎設施有望迎來新一輪的加速建設周期。同時,《行動方案》強調補強城市快速充電網絡,對大功率快充設備的需求有望形成顯著拉動,相關充電樁設備企業料將受益。
企業加速布局
在上述《行動方案》等政策的驅動下,未來,我國充電基礎設施的加速建設,不僅將為充電樁產業鏈企業帶來可觀的業績增量,還會有力地推動汽車電動化進程全面提速。
其中,國恩股份作為高分子改性材料與復合材料行業的領先企業,憑借在非金屬結構件方面的技術突破與量產能力,快速切入充電樁核心配套體系。
公開資料顯示,國恩股份已完成了SMC復合材料配方復配技術升級,迭代開發至第四代非金屬直流終端充電樁、壁掛式充電樁、定制單樁等系列殼體,并推出了箱式變電站的輕量化非金屬大壁板、防塵罩、百葉窗、非金屬頂蓋等配套產品,全面覆蓋充電設施結構件需求,其產品已進入主流設備廠與新能源車配套體系,并實現批量穩定供貨,這將對公司業績形成利好。
業內人士表示,與傳統金屬外殼相比,國恩股份的復合材料產品在耐候、防水、絕緣等性能及輕量化方面的表現優異,不僅降低了設備重量與制造成本,更提升了安全性與使用壽命,推動了充電設施從“金屬時代”邁向“復材時代”。
“未來三年,隨著政策落地與行業擴容,公司有望持續鞏固技術壁壘,深化客戶合作,擴大產能建設,將新材料業務打造為推動業績增長的第二曲線。”國恩股份表示。
華為數字能源智能充電網絡全球業務總裁劉大偉在2025中國汽車充換電生態大會上表示,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持續攀升,行業的核心發力點將聚焦于如何更加高效集約化、配合電網穩定、更好提升用戶體驗。對此,華為推出的全液冷超充等技術方案,能有效破解土地、電力資源稀缺的問題,并成功化解大功率充電對電網的沖擊。
專家表示,未來,隨著汽車電動化、智能化、網聯化進程加速,電動汽車將深入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,而隨著新型電力系統朝著清潔低碳、安全可控、靈活高效和開放互動的方向發展,充電基礎設施將成為連接電動汽車和電網的關鍵節點,在電動汽車與電網深入融合發展過程中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。


